研究动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Media report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 》再讨论暨图书发布专场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8-12-25

内容摘要:

2018年12月1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大博雅讲坛共同主办的“《 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 》再讨论暨图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朗润园顺利召开。适逢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成立之际,《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一书的主创人员及各界关注产业政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产业政策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进一步厘清分歧、增进沟通,在理论建构和政策实践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图书发布环节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经管图书事业部编辑刘京主持,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先生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分别致欢迎辞。王明舟社长首先回顾了北京大学出版社与林毅夫教授20余年的合作历程,并代表北京大学出版社向林毅夫教授及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团队表示祝贺。王社长指出,《产业政策》一书根据2016年8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同名学术会议上的辩论内容整理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有幸作为这次重大学术会议的见证者和传播者,旨在吸引更多仁人志士加入这场关乎国计民生的讨论,增进沟通、提高智识、寻求真相、逼近真理。最后,王社长表示,北京大学出版社将继续关注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努力为推动中国本土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和壮大、为中国经济学派的形成和繁荣尽一份力量。


林毅夫教授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出发,对产业政策的讨论进行了剖析。他提出,新结构经济学是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是继第一代结构主义思潮和第二代新自由主义思潮之后的第三代发展经济学思潮,而对产业政策的研究是与发展经济学几代思想的变化相伴随的。林毅夫教授指出,不能仅仅因为产业政策可能会失败而不指定产业政策;怎样增加对产业政策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的成功概率,是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更重要的议题。最后,林毅夫教授对两年前合办产业政策研讨会的复旦大学表达了诚挚感谢,并表示《产业政策》一书以及近两年来围绕这一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深化产业政策相关研究,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

随后,《产业政策》一书的主创人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王勇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北京大学经管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平新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教授,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卓越教授张中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戚聿东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明舟社长一同为图书揭幕并合影。

随后举行的主创发言环节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部主任黄斌博士主持,八位主创人员基于对产业政策的思考和认知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林毅夫教授作为产业政策研讨会的重要发起人,首先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外部性以及市场失灵等问题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因势利导的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将一个国家的产业分成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也会不同。

紧接着,王勇教授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回应了大家对于有为政府的争议。他认为目前对有为政府的批评是“因为大家认为乱为是有为的一个子级,所以在中国的情境下一旦有为很有可能就导致乱为,所以大部分反对产业政策、反对有为政府的口号主要是因为担心乱为。”他进而提出,有为政府其实内涵了改革的涵义,“有为”需要一个有正确改革意志的政府。他还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学术团队正在做的工作就是通过结合数据和案例判断现有产业属于新结构经济学所划分的五大产业中的哪一类,并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入探讨产业政策。

平新乔教授认为产业变化是由市场推动和决定的。他强调市场本身是有结构的,应该将结构的含义一般化,用结构解释市场的变迁和价格的变化,不只是结构用市场来解释,市场也要用结构来解释。他还提出政府的产业部门是必要的,因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市场配置的手段,这与市场规则并不矛盾。

赵昌文教授阐述了新时期产业政策可能的走向。他主要从影响产业政策的主要因素、中国目前产业政策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未来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路三个角度阐述了对产业政策的新思考,强调了未来产业政策的转型思路就是按照可接受性和管用性的原则,实现产业政策“总量要减少,有效性要提升”,同时要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他还提出一个“大国产业政策交集的并集”的概念,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应该从各国已经存在的产业政策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同时要具有少量的中国特色。

寇宗来教授从“企业家精神”的解释入手,提出“市场上是市场企业家,政府层面是政治企业家”,二者的共同点在于打破常规,不同点在于目标函数和手段不同。产业政策的核心就是怎样构建一个互补、互助的政治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戚聿东教授从政府角色转变的角度,讨论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要从过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制度背景下的功能性的产业政策,转向如今包容增长、共享增长、公平增长背景下的具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意义的竞争政策。

张中祥教授认为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争论源于未将产业政策与企业投资失败分离开来,同时他强调产业政策需要退出机制和相应的监管政策相配合。他还从能源政策的研究角度入手,阐述了在全世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没有必要一味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有效制造业的观点。

刘守英教授从他多年来实地调研的案例出发,提出对产业升级和产业演化的认识,他认为要从产品和经济的复杂度来看,而不是简单的讨论一、二、三产业的升级,要跳出简单的产业划分来讨论产业升级。对于政府和市场的争论,他认为在真实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我们找不到只有市场没有政府的情况。核心的问题是要研究政府与企业和市场的互动,也就是政府进入的时机和政府什么时候发挥作用的问题。


主创发言环节之后进入圆桌论坛环节,各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政策展开了热烈讨论。圆桌论坛由王勇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教授提出,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要限定时间和背景。有些政策开始是有效的,但没有及时退出,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他认为要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强调产业政策的消减和完善还是要依靠政府。

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会副主席文健君先生从企业家的角度呼吁中国这样的赶超国家应积极出台好的产业政策,他提出目前在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因为多层次政府介入,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产业政策自相矛盾的问题。认为局部的最优不一定是整体的最优,并对学术界的研究提出了期望。

博海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兼投资总监孙明春先生着重探讨了产业政策退出的问题,提出一方面是政策的退出,另一方面是退出的政策。对于前者不仅要讨论成功政策的退出,也要讨论错误政策的退出;对于后者就是要考虑是否有必要用产业政策加速一个行业的退出,是由市场还是由产业政策来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贺俊教授认为从理论层面来讲,谈产业政策必须要研究产业,产业政策应该是动态的。他讲到美国政府不是选产业,而是把大量资金投入通用技术,是选土壤,让花自己成长。而相比之下,中国的补贴其实是给企业的奖励,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补贴。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教授从区域政策的角度着重分享了其对开发区建设的研究,他认为无论是区域政策还是产业政策,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核心问题是什么时候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能成功,条件是什么。他提出官员是理性的,应该更加考虑微观个体的决策过程。

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先生分享了他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认识,即新结构经济学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支柱,就是历史、禀赋和政策,他认为产业政策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配置资本的重要作用。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先生从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这一角度论述了有为政府就是要鼓励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玲女士以平台经济为例,探讨了在新经济的背景下,如何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她提出平台本身不仅是市场主体,还是市场基础设施,进而,她提到在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里,算法就是法律,就是制度,就是政策,而平台企业就有制定政策、制定法律的权利。从这个角度看,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实际上是进一步的融合了。因此,面对新经济,如果用原有的产业政策,包括鼓励和监管的政策,实际上会把一个新型的产业治理成一个传统的产业,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需要研究和反思,面对新的平台经济,政府如何与企业一起制定新型的产业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先生提出对产业政策的讨论应该考虑三个语境,一是中国的产业政策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二是中国的产业政策本身的自我反思及将来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三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国际规则对国内产业政策的对接和打通的要求。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先生提到以往的产业政策在制造业或可预见的产业较为有效。但是在新经济领域,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都有完全不同的规律,如果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恐怕要有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他还提出在新结构经济学目前提出的五大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制定产业政策的负面清单,以约束错误的行为。

巴克莱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女士强调产业政策涉及国家的发展,涉及宏观经济和微观层面,因此非常需要更多的跨界讨论。

中兴大城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晓鹏先生提出中国的产业政策有两个很重要的层面,一个是中央层面,一个是地方层面。与中央的产业政策不同,地方政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变迁,是产业政策的一个很大的抓手,因为市场失灵在很多情况下就出现在空间的协作上。通过分析义务小商品市场的演变,他认为义乌是一个很好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的典型,而且他认为地方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的变化速度是不逊于市场主体的。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先生从投资角度提出,对很多投资人来讲结构的问题很重要,但是总量问题更重要。对结构或产业研究来说,微观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宏观层面共性的把握更重要。他提出目前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是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加入结构的因素,如果能够在主流研究范式之外建立一套不同的世界观,将有希望对现实世界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这场围绕产业政策展开的再讨论持续了4个半小时。活动最后,林毅夫教授再次感谢了在场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他表示将在下一步研究和发展中吸纳各位专家的观点,进一步完善新结构经济学。


报道来源:http://www.nse.pku.edu.cn/news/2018-12-25/11001081.html

报道网站: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