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网站首页 - 研究团队 - 驻院研究员 - 张中祥 - 专家观点 - 正文

驻院研究员Researcher

中宏网 | 张中祥:建立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联动机制

发布日期:2021-07-19

2021年7月16日上午9点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从2013年6月从深圳上线启动起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市的跨越,成为中国碳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今天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开盘后2分钟,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截至当天收盘,碳配额价格为51.23元/吨,涨幅为6.73%,交易总量410.4万吨,交易总额为2.1亿元。当天最高价为52.80元/吨,最低价为48元/吨。

作为参考,2011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在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等七个省市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到2014年6月交易试点全部上线交易。这些碳排放交易试点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自试点启动以来,截至2021年6月,碳交易试点累计覆盖4.8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额约114亿元,交易平均价格每吨23.8元。

全国7个地方试点近两年加权平均碳加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全国碳交易目前仅包括电力部门,电力部门减碳成本更高,逻辑上讲需要更高的碳价。从今天碳交易价格看,基本符合预期;从交易量看,与碳试点8年累计4.8亿吨碳排放量比,也不小。因此,从碳交易的价格和交易量上看,应该说达到了开门红。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市当日进行交易,可能会有一些曝光效应,大的电力企业尤其是国有电力企业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今天的行情是否与此有关就看是否会持续,需继续观察。

全国碳市场涉及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覆盖碳排放近40亿吨。目前电力体制下生产侧的碳成本由发电企业独自承担,难以向下游传导。一方面,这可能影响碳价达到一定的合理水平。煤电厂并不期望碳价太高,因为煤电企业承受不起。另一方面,碳价格信号无法真正在电力消费侧发挥作用,达到倒逼下游产业与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目的。

因此,碳市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电价机制改革配合。为碳价作为市场化手段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有效作用,国家迫切需要建立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联动机制,让电价反映市场供需及碳减排成本,形成电价与碳价有机融合的价格体系,促进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协同发展。

20210719090924yehk5V.jpg

【作者:张中祥,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hongwang.com/show-278-210880-1.html

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