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1-13
2021年11月6日下午,碳中和专题论坛在经济学院402会议室举行。本会场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经济系孙雅老师主持,11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众多嘉宾和师生在线上或线下参与了此次活动。此次论坛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科创建40周年庆典暨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的系列活动之一。
第一位汇报者是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教授。他汇报的题目是:碳汇还是碳权。他表示,碳汇和碳权是碳中和的基本制度,增加碳汇和减少碳排放都是公共正产品。他从资源与环境市场共同特点出发,论述了碳市场总量控制、成本差异性、手段自愿性、交易不受时空限制、范围经济和比较优势等特点。他指出,碳中和有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是总量如何控制和如何减排,第二个是效率如何提高和进一步降低碳中和实际成本。他认为,要着力发展碳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来解决一些问题。从促进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强调要注意三个方面:1.防止碳权的价格锁定,让市场机制来决定碳价格;2.防止碳汇的低价出口,未来高价进口,得不偿失;3.防止碳市场的割裂,降低市场运行壁垒,将碳市场与其他资源环境市场统筹建设,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垄断、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二位汇报者是名古屋大学的薛进军教授。他汇报的题目是:碳中和的经济学分析。他从“碳中和的历史使命”、“碳中和与经济增长”、“碳中和与碳不平等”、“碳中和与全球供应安全”、“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碳中和与农业发展”、“碳中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等七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他从全球环境的背景出发,讨论了碳中和的背景。全球变暖仍在持续,全球碳排放仍在持续增加,根据目前的节能减排目标和方案和最新COP26各国的承诺,到2100年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是有希望的,但离1.5℃的理想目标还有不少距离。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多了更多的碳排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历史和现实数据来看,世界碳排放非常不平等,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减碳的压力也不一样。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和减碳的双重压力。新冠疫情严重打击了全球价值链,经济复苏带动能源需求激增,引发各种短缺。全球价值链对中国严重依赖,“去中国化”是不现实的。碳中和需要产业转型和全球价值链升级,向绿色低碳的全球价值链转变。在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传统能源的支持,中国实现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替代意义重大。随后他指出,低碳农业也是碳中和的重要环节,需要更多研究。最后他强调,国际形势具有不确定性,世界各国对于碳中和的承诺能否实现有待实际行动的验证,碳中和任重道远,中国和世界各国仍需很大努力,共同保护人类居住生活环境。
第三位汇报者是天津大学的张中祥教授。他汇报的题目是:“双碳”目标下煤电退出、碳市场与碳边境调节。他表示,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对到达碳达峰的碳排放量和2030年后减排的速度都做出了一定要求,中国实现碳中和将对全球温度控制做出重大贡献。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重点关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到能够可吸纳的能力范围甚至更低,非温室气体减排到达一定程度后成本会急剧增加,未来将碳汇应用于非温室气体深度减排工作中收益更大。现今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减碳需要减煤炭,但不能全面放弃煤炭,煤电机组一方面需要升级改造更加清洁化,另一方面需要逐步有序淘汰。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有效的市场手段的支持,单凭行政手段缺乏效率,而实践证明碳排放交易是富有经济效率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他指出,目前的碳交易存在规模小,流动性不足,价格低等问题,碳交易市场建设要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需要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和碳市场要有合理的联动机制,碳价格信号要在电力消费侧发挥作用,碳市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电价机制改革配合。他强调,完善与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要做到:1.加快碳排放交易立法;2.完善有利于发挥碳排放交易作为市场手段实现“双碳”目标的规则;3.加快并有序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4.碳市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服务于降低碳减排成本为出发点。
第四位汇报者是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张杲总监。他汇报的题目是:全国碳市场建设与展望。他表示,对于实现碳中和,国家有多种市场化和管控工具,碳交易市场是其中重要部分,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碳交易市场覆盖八大重点行业,首批纳入2162家电力企业,初期配额超过40亿吨,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交易量不足、参与度不高、法律约束不强等现实问题。从政策角度,他围绕市场要素、参与主体、制度、系统等方面对于碳交易市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将应对气候变化与长期目标愿景相结合,围绕自身职能,对于碳交易市场的功能和定位进行进一步完善,强化监管和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促进碳交易市场健康繁荣。
第五位汇报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段宏波副教授。他汇报的题目是:气候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他简要介绍了气候变化背景,全球气候环境不断严峻,碳中和需要加快推进。他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和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复杂问题。针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可以考虑环境损害性、长期性、全球性等角度运用气候综合评估模型(IAM),进一步优化场景和加入一些政策变量来对现实进行模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气候综合评估模型在方法论上已趋于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比如自顶向下的结构性局限、对技术进步的刻画偏差等。近年来随着政策评估效果的严格化,对方法学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内生经济的闭环反馈和技术路线细节更突出这两方面,段宏波团队尝试性提出了CE3METL模型,探讨了对IAM发展局限的突破,展现IAM的发展全景,并基于此分析了气候经济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根据模型对中国的碳中和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发现2050年前碳中和有一定经济代价,但在2050年后会逐步得到碳中和带来的经济红利。碳中和要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下降39%和90%,碳中和的累计政策成本为GDP的2.8%——5.7%,并据此提供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第六位汇报者是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的杨晴教授。她汇报的题目是:碳核算视角下生物质负碳技术的能源——经济——环境宏微观交叉研究。杨晴教授指出,碳中和里面的碳负排关键技术一定要是价格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不能仅仅从技术角度而应看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它的环境社会效益。基于生物质的负碳技术可以分为生物碳技术(BC)和生物能源耦合碳捕集及封存技术(BECCS)。生物碳技术直接把生物质如秸秆等热解变为碳。生物质负碳技术是在生物质能技术后耦合碳捕获封存(BECCS)。碳足迹实际上是从大气中直接到了地底下,直接减少了大气污染。生物质负碳利用技术应用非常广泛,生物质通过发电、供热、液体燃料等方式发挥作用,最后实现碳还田。生物炭负碳技术相对生物能源柔和碳捕集及封存技术而言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更多的环境效益且更易部署与应用,也是近期更容易实施的技术。 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国家在多领域不断尝试,培育和发展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先进技术。她强调,碳中和技术的部署要考虑区域特点,综合模型要考虑大规模应用带来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公正无私的多学科合作才能实现最小成本的碳中和路径。
第七位汇报者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王班班副教授,她汇报的题目是可交易绩效标准市场中的价格管理,以论文研究聚焦于中国碳市场的制度设计的工作,为中国碳市场的制度设计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首先她介绍了可交易绩效标准市场的定义与实例,中国全国的碳交易市场就是一个可交易绩效标准市场。接下来她围绕“为什么需要价格管理”、“可交易绩效标准市场引入混合机制的福利效应”、“如何在可交易绩效标准市场设置价格上下限”、“没有使用完的配额如何处理”等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解答。她指出,价格上限容易实施而价格下限难以实施,价格下限的实施可以考虑政府回购配额或者在委托拍卖中引入地板价。对于没有用完的配额,政府可以强制使之淘汰或者放入下一期拍卖。
第八位汇报者是佳华科技集团李玮董事长。他汇报的题目是双碳目标下的碳数据的检测、量化和分析。佳华科技是一家打通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物联网上市企业,专业从事生态环境双碳监测,着力于让数据全部量化。他指出,随着碳中和的不断推进,应高度重视企业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数据质量管理体系面临激励不足、收益权责不对等等诸多挑战,仅仅靠监测和报告是不够的,需要有更好的核查检测手段,同时建立起有数据支撑的校验模型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算法分析比对,可以对企业数据有一个很好的监督和检验效果,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安全可信的双碳数据。
第九位汇报者是三藏科技公司董事长童甫。他汇报的题目是碳数据数字化管理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他指出,绿色工业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工业领域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所在。三藏科技公司提出运用大数据对企业能耗与碳数据进行信息化、绿色化改造,促进企业节能增效减碳发展,赋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该方案包括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碳数据管理、低碳服务等方面,有效识别企业碳排放重点环节,对数据精细化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规划,实时采集数据,精准实现预测和管理优化,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碳排放数据可以与财务信息有效结合,能够促进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加速绿色发展转型,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十位汇报者是山东师范大学刘呈庆教授。他着重介绍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和山东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的相关情况,他指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是中国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专家学者们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更加深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碳中和相关研究中来,开展碳中和研究的合作与交流,踊跃发表学术成果,让更多有价值的研究受到关注。
最后,湖北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王晓峻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双碳目标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广大专家学者群策群力,为双碳目标更好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
报道网站: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