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网站首页 - 研究团队 - 驻院研究员 - 张中祥 - 媒体报道 - 正文

驻院研究员Researcher

中国社会科学报 | 新发展格局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召开

发布日期:2021-02-08


 

  2020年11月27日,“新发展格局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承办。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广州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德焱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执行主任麦均洪出席会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共建,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推动咨政研究、打造高端平台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主要功能,创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放合作、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通过跨境、跨地区、跨部门、跨体制聚合优势研究资源,实现各类优质智库要素集聚,是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建设开放、协同、联合、高效的智库综合体的重要探索,是广州特色新型智库在运行机制、科研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重大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高松

  华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组建智库建设管理办公室,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先行示范区是重要引擎,广东省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总定位和总目标是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广州市和深圳双城联动也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机遇。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从创造性人才培养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这两个方面,对于支撑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学校将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具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卓越创造型人才。我们认为,只有拥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这三项基本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并引领未来的发展。现在我们以广州国际校区为试验田,扎根中国大地,融合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理念,引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国际化校园,为学生提供接触跨文化和国际性事务的机会,使全体学生在本地就能接受与国际一流高校同质等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品质,从而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型国际化人才。同时,我们还要着力在原创性科学发现和未来技术创新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深化大湾区协同发展研究

  曾伟玉

  此次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广州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探讨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对策,特别有意义、有针对性。围绕广州智库下一步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深化大湾区协同发展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要完成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区域协调发展高地、支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任务,本质上也要求我们把工作着力点落到“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上。我们要坚持一体化的思路和高质量的理念,着眼推动创新活力迸发、各种要素畅通流动,着眼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研究,抓紧推出一批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成果。

  第二,紧扣极点带动和城市联动,深化大湾区中心城市合作研究。党中央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时代使命,既为深圳也为广州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着眼广深双城联动,深入分析研究双城联动的动力源、强强联手的突破口和优势互补的衔接点,助推广深在新的高度上实现“比翼双飞”,聚力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引擎。着眼广深港同频共振,在推动三地全方位加强产业、科技、教育、医疗、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对接协作,构建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组织开展系列战略性课题研究。

  第三,紧扣出成果和出人才,推动广州智库建设走在前列。我们将立足中国发展、广州实践,持续组织开展高水平的应用理论研究,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智库成果,打造有学术、决策和社会影响力的国内知名新型智库。坚持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凝聚智库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培育一批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青年人才。

  (作者系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以新发展格局应对国际新挑战

  郑永年

  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内部的发展非常重要。要正确认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并不是内卷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指中国的消费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占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外循环不重要。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依靠外向型经济的区域来说,仍要以外循环为主,鼓励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同时吸引国际资本、卓越人才和高端技术留下来。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双循环,主要为了经济增长。

  可以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之上建设一个南方共同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关联点,内循环不能仅考虑粤港澳大湾区,还要把福建和海南包括进来,可以让海南自贸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互联互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后,粤港澳大湾区还可以面向东盟的大市场,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广州、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地域嵌入型的世界级经济平台,广州、深圳、香港这些城市的比较优势是历史形成的,无法互相取代。广州近代以来就是一个世界商贸中心,深圳是科创制造业中心,香港是金融中心,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

  

  打造大湾区优质制度供给高地

  陈文玲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与演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核心地位。在新的开放布局中,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优势,但是大湾区又面临“一国两制”下三个关税区、三套法律体系、三套货币体系等现实问题,因而必须从制度创新上下功夫。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形成制度集成优势?一是广东要向香港、澳门学习,对接国际化的标准、规则、人才政策、税收体系、现代商务制度。二是香港、澳门也要在数字经济、5G、先进制造业、现代商业模式、社会治理等领域,向广东学习。三是粤港澳三地应该共同对接高标准的国际规则。四是对于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未知领域或规则和制度尚处空白的领域,粤港澳三地要创造新的标准和规则。粤港澳三地应通过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变成人才的高地、知识的高地、先进制造业的高地、高质量发展的高地,最重要的是变成制度创新的高地、优质制度供给的高地。只有这样,粤港澳大湾区才能真正在国家战略这盘大棋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张中祥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把满足国内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主要环节,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未来,主要应解决三大问题:一是从全局角度把潜在的需求变成现实需求,打破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消除阻碍跨地区商品和服务流通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规章制度,使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更加适配,更好地促进消费升级;二是要进一步扩大现有中等收入群体并增加其消费能力;三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关键,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通影响双循环畅通的“堵点淤点”,发挥数字化为双循环提供的韧性与活力,统筹短期防疫抗疫和长期发展,实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教授)

  

  构建中小微循环网络

  高国力

  未来,应构建中小微循环的网络体系来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其中,中型循环网络可概括为打通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循环网络。打通中型循环网络,可以避免出现梗阻”现象。小型循环网络可概括为行业和产业之间的通道网络,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产业内各行业之间的通道,构建小型循环网络是支撑新发展格局非常核心的环节。微型循环网络可以理解为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循环网络。让微型循环体系快速运转,才能实现成本下降,为支撑新发展格局提供活力。不同地区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身在内外循环体系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准确定位自己的循环网络体系的优先和轻重,共同构建国家层面的新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考虑以下几点:一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让不同城市着力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地标”和“产业业标”。二是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要做先行先试的样板,还要打通都市圈和周边城市以及更远地区之间的壁垒。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以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杨宜勇

  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的发展要突出新理念和新格局。当今,粤港澳大湾区第一阶段发展已告一段落,现在应该开启第二阶段建设,要通过重要实践,提升建设标准,给国内其他湾区提供可以借鉴、复制的经验,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贯彻新理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方面有更详细的规划。在新发展格局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融合的问题。

  此外,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制度不创新,技术很难创新。标准引领也很重要,大湾区要有国际标准意识,真正去打造标准,用标准来引领各种平台的建设。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城市品质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

  胡军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排头兵,广州未来要加快激发老城市新活力,必须主动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走出一条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建立新的产业体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路径。在新的宏观背景和发展形势下,站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进城市品质和产业转型同频共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州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抢占先机的现实选择。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工作需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以激发实体经济创新和提升“亩均效益”为导向,推动城市品质更新。围绕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部署创新链,建设自主可控的立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这个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动力源,盯住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积极打造世界级产业链的核心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增强“广州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争取产业标准制定权以及产业链治理权,打造高端工业互联网发展平台,重塑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科学控制用地规模,构建清晰可执行的“亩均效益”指标体系和评价管理机制,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集约式发展,优化用地结构,以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为关键点,释放更大的城市空间,焕发城市活力和潜力。

  二是以城市更新和功能疏解,促进品质提升,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既要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也要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角度,厘清需强化和需疏解的城市功能清单,有序调整非核心功能存量。推动产业要素合理分配,完善产业内大循环体系。

  (作者系暨南大学原校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

  

  数字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振刚

  在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和社会将会以更加高质量的形态发展,并展现出广连接、大数据、高集成三个特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还将赋能场景研究,促进产业发展。

  目前,广州正在推进100个场景开发试点项目,探索新兴产业的发展新模式。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大脑,促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和服务水平提高,需要建立先进的智慧城市大脑,提高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与精准化、多元化的服务水平,为世界级创新平台赋能。同时,通过智慧城市大脑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构建城市准确化、精细化和丰富化服务体系,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从而建设一个生活、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创新、创业、创造条件优越,共创、共生、共赢环境良好的城市发展生态,使得城市更加丰富、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环保。

  智慧城市大脑的建设还将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广州老城市新活力,通过“四个出新出彩”,吸引高端人才汇聚广州,吸收高端创新资源汇聚广州港,把广州建设成为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活力之城、智慧之城、场景之城、宜居之城,全方面地为广州高质量发展赋能。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张昱

  在新发展格局下,大湾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点:做大做强中国市场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经济提供的解决方案;高标准、融合发展的大湾区市场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战略支点;通过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大湾区国际国内市场融合发展、对接国际体系建设高标准的统一大市场,是破解大湾区内部制度分割、促进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大湾区发展潜能的关键。

  大湾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市场融合发展有三大重点任务:

  第一,深入推进制度性变革。以深圳为试点示范,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具体路径,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同时,要研究探索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突破口。大湾区应当加快探索自由港政策,例如,加快免税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与海南自贸区就产业、市场、政策的对接开展实质性的对话合作。

  第二,建设通畅有序的要素市场,稳步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环境,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关键障碍;发展健全要素交易和定价的市场平台,完善要素市场的规则、服务与监管;推动各类要素交易主体和中介机构的发展。

  第三,激发国内消费潜能,通过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提升大湾区市场能级;优化居民支出结构,增加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覆盖率。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主任、教授)

  

  建设大湾区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

  丁焕峰

  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也是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具备六大特征:多主体共同创新目标;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协同管理组织;行为主体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价值成长;开放合作和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

  探索以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催生大湾区发展新动能的战略路径,主要应注意以下五点:一是要重视基础研究。二是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大力完善创新创业育成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三是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四是重视创新治理。建设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需要粤港澳三地达成创新认同,加速创新资源跨境流通,利用大数据实现智慧管理。五是完善为创新创业提供风险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链接:http://www.cssn.cn/zt/rwln/yzlt/202102/t20210208_5311074.shtml

研究团队